淮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2200多年前的秦朝就设立了县制,明清时期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是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故乡——淮安市的主城区之一。历史上先后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家枚乘、枚皋及中医药学家吴鞠通、雕塑家滑田友等杰出人物。
淮阴区位独特,交通发达。古时的淮阴就有“南船北马、入京孔道”、“九省通衢、七省咽喉”之美誉。今天的淮阴境内京沪高速、宁淮高速、宁连高速、同三高速、徐淮盐高速、205国道、305省道交汇,与陇海线相连的新长铁路纵贯全境,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盐河、淮河入海水道等纵横其间,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水陆铁并举的交通网络,距“十一五”即将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淮安民航机场仅15公里,更加凸现了淮阴在江苏乃至全国东部的交通枢纽地位。
淮阴环境优越,资源丰富。兼具南北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现已形成蔬菜、经济林、四季鹅、肉鸽等10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凌桥大米、苏粤乳鸽、老侯野鸭等地方特色产品名扬省内外。淮阴矿产资源丰富,拥有华东地区储量最大的岩盐、芒硝,矿藏厚度大、品位高,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
淮阴生机勃勃,政通人和。已初步构筑起省级淮阴经济开发区、盐河工业带、赵集盐化工城等项目聚集区,区内基础设施配套,企业商家云集。淮阴工业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盐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初具规模。特别是世界500强之一的富士康登陆淮安,以及沙钢、美的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来淮落户,加快了淮阴新型工业化步伐。2006年,淮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8亿元,人均1300美元,财政收入6.16亿元,工业增加值39.35亿元。淮阴诚信亲商的人文环境、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赢得了各地客商的好评。
淮阴区委、区政府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来淮观光旅游、投资兴业,我们将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越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与您共谋发展商机、共创美好未来!
地理位置
淮阴因地处古淮河之南而得名,地处北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处,位于苏北平原中心,居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南北黄金分割线上,处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大 外环上,距上海400公里、南京198公里、连云港100公里。
重点产业
1、IT产业 全球最大的计算机连接器和计算机准系统生产商--富士康科技集团落户淮安,首期投资逾20亿美元,其中投资9600万美元的富裕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投资9500万美元的富准精密模具(淮安)有限公司和投资9800万美元的宏恒胜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预计2007年10月份建成投产,将带来近百家配套企业, 强力推动IT产业的迅猛发展。
2、冶金产业 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有限公司现有总资产69.6亿元。“十一五”期间,该企业产钢、材量将分别达3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利税12亿元,跻身世界特钢企业前十强。淮阴振达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目前年产无缝钢管30万吨,实现销售20亿元。
3、盐化工业 淮安境内地下岩盐、芒硝储量分别达1300亿吨和14.3亿吨,现已具有年产100万吨真空制盐、10万吨烧碱、30万吨纯碱、8万吨氯碱、120万吨元明粉、8000吨乙烯利、3000吨六氯环戊二烯、4万吨浓硝酸的生产能力。其中乙烯利、六氯环戊二烯和元明粉的生产规模分别为世界第一、世界第二和华东第一。
4、农副产品加工业 淮阴是国家著名的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优质油料基地、商品猪和商品羊基地。全区有耕地98万亩、养殖水面15万亩、林地15万亩。民康油脂、新丰面粉等龙头加工企业初具规模。
5、纺织服装工业 淮阴“棉、毛、针、丝、化”五纺齐全,纱、布、印染、针织、丝绸、服装等上下游产品配套,具有棉纺8万纱锭、服装1000万套的生产能力。
优惠政策
财政税收政策
外商(指区外客商,下同)在淮阴区投资经营期10年以上的工业、农业生产项目,从获利年度起,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实行“二奖三减半”,即由地方财政前2年全额、后3年减半奖励给企业,用于支持企业发展。省级以上高新技术项目、投资规模特别大的项目,给予进一步优惠,直至“五奖五减半”。外商在淮阴区从事港口、码头、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从获利年度起,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实行“五奖五减半”。
地方规费政策
外商在淮阴区新投资的独资、合资、合作的工业生产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应由投资商缴纳的地方性行政管理规费由区级财政代缴。
其他优惠政策
根据投资项目的性质、产业和质量,帮助企业申报技改资金、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企业发展基金等,帮助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