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投资商会

海盐经济开发区

发布时间:2014-08-07 00:00:00
浏览量: 2110

海盐经济开发区

 
    海盐经济开发区位于钱位于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堍,南濒杭州湾,紧邻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嘉兴港海盐港,是全县的外资集聚区、产业新区和科技园区。

目录

1概况

海 盐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7月,1994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总规划面积56.82平方公里(其中,海盐港区6249.6亩,折 4.17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社区)和1个集镇居委会,常住人口5.1227万,其中户藉人口4.1645万,已建成的和正在建设的工业园区有外 商投资区、海丰民营工业园、海兴民营工业园和标准件工业城。
海盐经济开发区已引进各类项目295个,总投资10亿元,其中外资项目27个,合同利用外资5251万美元。聚集了以电子、建材、轻纺、机械为主体的产业群,形成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工业区。
初创时,开发区位于县城武原镇之北,规划面积为4.41平方公里。1994年8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 开发区,控制面积扩大到9.4平方公里。至2003年底,9.4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已基本开发完毕。这期间,建起了占地514.37亩,总投资1.999亿 的标准件工业城,成为浙江省“十五”特色工业园区。建成了占地80亩,总投资8000余万元、集服务、转化和孵化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创业园。成为全县对外开 放的窗口和经济新的增长点。
2002年9月,因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海盐杭州湾大桥新区,为开发区的扩容部分,规划控制总面积 为25.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为12.5平方公里。2004年1月,县委、县政府指示开发区“退出老区、开发新区”,并将大桥新区内的东港、新海、 新城、西塘、曙光、王庄等6个行政村及成建制的西塘集镇居委会委托开发区管理,实行镇区合一开发建设体制。2007年2月,海盐港区并入开发区,形成“以 港促区、以区促港”联动发展的新格局。2010年10月,海盐县行政区划调整,原西塘桥镇永宁、刘庄、大宁、海塘、八团等5个行政村(社区)并入海盐经济 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区域总面积扩大至56.82平方公里,其中港区4.17平方公里。
近年来,海盐经济开发区紧紧抓住杭州湾跨海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机遇,通过重新整合自身潜在的资源,形成了开发建设的新优势,成为浙江省环杭州湾乃至长三角经济圈临港型新兴产业发展新的黄金宝地。
海盐经济开发区以“21世纪钱塘江北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工贸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新城区”为目标,重点推进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掀起“第二次创业”的高潮。
 

2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 我区位于杭州湾大桥北堍。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后,我区成了苏杭沪甬四大城市的交通节点,与四大城市间的距离均在100公里之内,都能 在1小时之内通达。在开发区境内建有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海盐枢纽,这为该区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临港新兴产业基地创造了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 2、岸线优势。我区南频海盐港区,拥有自然岸线41.6公里,可供建设生产性码头岸线有8.9公里,是嘉兴港三个港区中最长的一个。其中可布置1-2万吨深水泊位30个,3000-5000吨级泊位20个,1000吨级泊位5个。丰富的岸线资源,为建设港口码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海河联运优势。 我区内河航道纵横交叉,主要航道有横穿全境,连接海盐、平湖、上海的六平申线。根据《海盐港区海河联运规划》总体布局,利用海塘支线与六平申线贯通,转运 海运与内运货物。2009年,海塘支线航道改造项目,已列入浙江省规划的杭平申线改造项目。待该项目建成后,就可实施海河联运。4、发展海洋经济优势。2011 年3月,《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海盐经济开发区56.82平方公里的位置正处于浙江省海洋经济示范区内,属“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 岛”空间布局的北翼产业集聚区。该区域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这将给海盐经济开发区进行新一轮的开发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3发展成果

建区20年来,海盐经济开发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关心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把招商选资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始终把狠抓招商选资与推进转型升级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全区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59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20家,工业产值突破120亿元。实现财政税收总收入72948.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7470元。2011 年,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我区名列第19位,比上年度提升了6个位次,首次进入前20强。今年1至9月,63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实现产值104.9 亿元,同比增长43.48%,增幅居嘉兴市第一。1992年至今,全区已累计引进欧美、韩日、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引进 外资12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6亿美元,初步形成了临港工业、循环经济、核电关联、节能环保等四大制造业主导产业。 一是临港型大项目不断增多。 吉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85万吨造纸项目,浙江协和集团总投资35亿元年产200万吨薄钢板材项目,三江控股公司投资30亿元年产38万吨环氧乙烷和 40万吨的聚丙烯项目,总投资21亿元的海利循环产业园项目相继落户并已开工建设。四家临港工业企业均有望在2016年底突破产值100亿元,为我区实现 大企业数量倍增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循环经济产业迅速发展。 引进了由世界500企业—中国北新建材集团投资24亿元的新型节能环保材料项目,引进了浙江特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回收处理4.5万吨含金属废料项目。 2012年8月,该公司技改扩建,建设金属再生及其产品深加工项目,成功入选国家863计划。世界排名第三的工业气体企业梅塞尔公司,投资二氧化碳项目, 注册资本1500万美元,综合循环利用二氧化碳尾气,生产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为开发区提供全面和完善的工业气体配套。 三是着力培育和发展LED和核电关联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截止目前,开发区LED产业园内,已入驻企业8家,总投资26.35亿元,初步形成上游生产外延片、蓝宝石衬底,中游生产芯片等产品,下游生产封装、应用 及配套材料的产业链,已成为“浙江省外商投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核电关联产业园,已入驻企业15家,投资总额26.1亿元,已成为“核电关联省高技术产 业基地”。(二)加快港口码头建设 坚持港区开发和临港物流齐头并进,着力打造和构筑海洋经济发展平台。近年来,海盐经济开发区已在海盐港区投入近20亿元。 一是实施围涂工程。 2006年12月,经省发改委批准,在嘉兴港海盐港区开始实施海盐东段围涂工程建设。整个东段围涂工程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工程项目,分三期推进建设,总投资 为7.8亿元。至2010底基本完成建设,形成围涂面积约1.35万亩,其中一期围涂工程获2011年度“钱江杯优质工程”。同时新建成10.41公里海 岸线,其中可建万吨级码头岸线5.9公里,可建万吨级码头泊位22个。为临港产业大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和配套条件。 二是开发建设码头。 利用岸线,建设临港码头,成为近年来开发区招商引资的一个重点。2008年,开发区就与宁波港务集团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建设10个码头的意向。其中:C区1 号、2号两个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已在今年2月投入运行,计划2012年完成吞吐量100万吨。由嘉兴市实业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合作开发建设海盐港区 C区3号、4号两个万吨级码头,已在2012年6月开工建设。由浙江协和集团投资建设的C5、C6码头、及杭钢集团投资建设的“三位一体”项目,现已进入 报批程序。同时,积极开展与港区建设相配套的海河联运、港池、口岸开放等项目的报批。 三是发展港口物流。 今年1至9月,已先后引进龙腾物流、海航物流、锦昌仓储等物流企业3家,原有物流企业增资一家,新增注册资本1350万元。现已有陆路物流企业13家。预计到今年底,陆路物流营业额可达到1.5亿元(三)加大城市开发力度 坚持把城市现代化作为加快发展的总动力,积极推进平台建设与要素集聚的互动发展,着力打造海盐城市副中心。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5多亿元,区域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具备了吸纳大项目投资的承载能力。 一是加快推进“两新”建设。 1992至2005年,在城北老区,完成对下征用土地6864亩,拆迁农房176户,面积4.90万平方米。2004年至今,大桥新区已先后开展了13批 次大规模征地拆迁,共完成对下土地政策处理3.3万亩,动迁农房3450户,面积约72.5万平方米。中心区已建成东海花苑、滨海花苑、大树花苑、海港花 苑、港湾花苑、新港花苑等6个新社区,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约1.5万人已入住新社区。 二是加快推进道路交通建设。 1992至2005年,在城北老区,建成9纵10横共19条主支干道路,总长26.22公里。建成绿化带面积达到50.56公顷,供水管道总长达31.1 公里。2004年至今,大桥新区已建成各种主支干线道路41公里,形成了以滨海大道、海港大道、海湾大道、东海大道等一批主支干线道路框架,核心区域内道 路基本实现环通。 三是加快推进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已建成汽车站、滨海中学、区中心幼儿园、植物园、垃圾处理站等配套设施。滨海小学工程已开工建设,中央公园项目近期内也将开工建设。5个已建成的新社区周 围的近4万平方米的商铺,现正在陆续投入使用。中心区内的三星级易购MORE农贸市场、大型超市、海盐杭州湾旅游用品市场等已经开业。臻祥酒店、广汽4S 店等一批新项目即将开工。(四)深化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把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衡量发展的重要标准,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新型合作医疗 和城乡居保参保率始终维持在98 %以上。加强劳动力素质培训,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教育、卫生、民政、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区创建卓有成效。计划生育符合率保持在98% 以上,慈善事业不断发展。2011年开展的“心连心”慈善募捐活动,开发区募集善款达121万元,再一次刷新历史记录。深化“平安开发区”建设,完善矛盾 纠纷排查和群众信访解决机制,有序做好新居民的社会保障和管理服务工作。把“生态区”建设放在与“经济区”建设同等高度的位置。大力推进环境绿化,至 2011年末,大桥新区绿化面积达288.0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海盐经济开发区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县级绿化工作 先进集体。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开展城区环境整治,集镇、村庄、道路、河道“四位一体”保洁市场化运作取得显著成效。西塘桥老集镇整治有序展开,集镇老农贸 市场的69家经营户全部顺利搬迁至三星级易购农贸市场,马路市场基本取缔,整个交通秩序和集镇环境得到明显的好转。建成集污管网系统,已铺设污水管道总里 程52.56公里,区内工业和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100%。
 

4未来展望

2012 年5月,为了加快推进“二次创业”,海盐经济开发区围绕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和省“十强”开发区的目标,结合实际,制订了《港区城开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12-2014年)。提出的重点目标是:打造一个基地、建设二个示范园区、培育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一个新城。 打造一个基地: 即临港型新兴产业基地。凭借开发区优越的港口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开展临港工业招商。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国企及行业龙头企业。在集 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前提下,每年引进一批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临港工业重大投资项目。通过引进好、大、优项目,优化临港工业结构。计划至2015年 底,引进和培育12家以上年产值超5亿元龙头骨干企业,其中再引进产值超100亿元企业2家、超20亿元企业4家。临港工业产值争取达到500亿元,平均 增幅达50%以上。 建设二个示范园区:一是浙江省海洋经济示范园区,现正在作申报准备。二是浙江省工业经济循环示范园区。近年来,我们深 入实施“415”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3月,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与分析》,从资源 利用效率、循环利用水平、环境保护水平和管理水平四方面,对全省110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作出评价和分析,我区循环利用水平指数为 93.2%、固废综合利用率为99.7%,两项指标均名列全省园区的第三位。今年7月,省开展第三批工业经济循环示范园区评定,我区已作了申报。 培育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4年底核电关联产业,企业争取达到20家,争取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节能环保产业,企业争取达到15家以上,争取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争取实现产值80亿元以上。新兴产业产值每年都有5%的提高。 建立一个新城:到2014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新建安置房面积60万平方米,核心商务区14.3万平方米。城市功能设施初步配套到位,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现代商贸服务业加速发展,社区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人口集聚7万人以上。

上一篇: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下一篇:国家级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