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投资商会

中三角拟设立城建发展基金 优先采用PPP模式

发布时间:2015-05-28 00:00:00
浏览量: 2151

       三省住建部门将在目前武汉、长沙、南昌三个省会城市实现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至三省所有城市,实行省际城市间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转移接续,实现跨省异地贷款,促进住房消费

“鄂湘赣三省共同出资设立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基金,依托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运作,重点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支持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的项目。”28日上午,湖北省住建厅总规划师童纯跃在“共建中三角 打造第四极”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三省住建部门将于近期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争取住建部等国家部委给予支持。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自今年3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以来,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高层已多次互访互学,召开交流合作座谈会,本着先易后难、合作共赢的原则推进省际间各领域合作。

童纯跃介绍,三省边界互邻城市(如:九江-小池、荆州-常德、瑞昌-武穴、临湘-赤壁、华容-石首、龙山-来凤等)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均主动邀请对方规划部门参与重大问题研究,互相参加规划审查,确保互邻城市在城市功能、用地布局、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景观风貌控制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的协调对接。

同时,三省住建部门将在目前武汉、长沙、南昌三个省会城市实现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至三省所有城市,实行省际城市间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转移接续,在数据上互通、服务上互助、政策上互惠,实现跨省异地贷款,促进住房消费。

作为中国“龙腰”,中三角有别于其它城市群的优势之一便是四通发达的立体交通格局。因此,三省将在现有优势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通道一体化建设。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马立军介绍,新建成的大广南、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及接线、杭瑞、武深高速通城至界上段、江南、恩来等高速公路,新打通至湖南省际高速出口4个,至江西省际高速出口3个,为鄂、湘、赣三省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依托武汉等综合交通枢纽,重点发展公铁、公水、铁水、陆空联运,着力打造全国主要的多式联运组织基地和示范引领区。目前,泸州-武汉-台湾集装箱快班、武汉至东盟试验性航线、武汉至上海洋山江海直达班轮运输、武汉至沪渝地区商品汽车滚装运输等水运重点航线共推长江物流大通道建设,年运送商品汽车27万辆、载货汽车近29万辆/货物1400万吨。“汉新欧”铁路国际集装箱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马立军透露,日前,三省运管、港航部门再次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分别围绕区域物流、城际公交、长途客运接驳运输、区域城市公交“一卡通”应用等八大领域,在规划对接、航道连通、港口合作、企业抱团、安全应急、信息共享、资质互认等七个方面达成共识,加强深度合作,进一步提高货运“无缝对接”和客运“零距离换乘”效率。

事实上,早在国务院正式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之前,三省已率先在公路、社会事业、旅游等领域展开合作。2012年,湘赣鄂三省政府签订了《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湖北省先后有数十个部门与湖南、江西两省相关部门签订了协议,开展了合作对接。

“这其中包括打通了18条‘断头’公路;实现了企业登记迁转服务、实行境外投资者资格公证认证文件共同认可、跨省投资不改字号、消费投诉一站式维权;搭建中部旅游无障碍合作平台;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跨省结算、医疗卫生资源跨省共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合作等机制等方面的合作。”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肖安民介绍,咸宁、岳阳、九江展开“小三角”合作,开展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及投资贸易、人才及劳动力等领域合作,黄冈和九江开始谋划深层次合作,黄梅小池融入九江同城化发展,重点展开城镇建设、产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试点示范。

 

上一篇:央行:2015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M2预期增长12%

下一篇:收评:沪指重挫6.5%失守4700 两市500股跌停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