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投资商会

PE/VC消费投资退潮背后 多领域藏危机

发布时间:2013-07-16 15:40:43
浏览量: 3791

 

PE/VC消费投资退潮背后 多领域藏危机

论点:PE机构连续三季度消费服务业退出颗粒无收

  摘要今年二季度,国内消费品及服务行业VC/PE融资规模继续下降,披露融资为2.73亿美元,环比下降2%,同比下降70%;披露融资案例数量仅为8起,环比下降33%,同比下降62%,平均单笔融资规模仅为3416万美元。

  除2011Q2婴童用品企业贝因美的上市拉动消费及服务业账面回报率达到13.77倍外,消费及服务行业VC/PE机构账面退出回报率近7个季度一直维持在3倍以下,并且低于全行业平均账面退出回报率,自去年四季度至今已连续三个季度无退出案例。

  点睛:

  连续3个季度没有一笔退出案例,传统的消费服务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之弱,打破了以往的惯例。

  放在以前,如当前一般熊市弥漫的气息,正是传统消费类公司绽放光芒的时候。因其行业的弱周期性,公司业绩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小,消费类企业往往现金流充沛、毛利率稳定。甚至可以从“股神”巴菲特的持仓结构中,看出他对宝洁、强生、沃尔玛、可口可乐、吉列等一众消费类公司的钟爱之情。

  但在当前中国产业经济结构下,传统消费和服务业在多个重要分支领域,都在遭遇或深或浅、或远或近的产业危机:

  1, 酒业:一贯强势稳定的酒业,在去年遭遇塑化剂危机后,骤然遇冷;

  2, 餐饮业:从俏江南IPO屡屡折戟开始,便已显现颓势,而新领导班子上台后掀起的一股“三公消费”肃清之风,直接将湘鄂情等大型餐企一棒打残。

  3, 食品业这几年始终深陷食品安全危机的泥淖。例如,曾集万千PE/VC宠爱于一身的来伊份,却因“毒蜜饯”事件,IPO直接遭否。

  4, 服装业全行业早已一片风声鹤唳。李宁去年亏损接近20亿、匹克一季度关店超过100家遭红杉资本大幅减持、海澜之家IPO遭否……高库存成了服装业的“阿喀琉斯之踵”。

  5, 零售连锁行业:如果星巴克撤出国贸一期,折射的是连锁业态当前难以承受的高房租成本之痛,那么电子商务、手机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新服务形态,便是零售连锁昔日庞大市场一点点被肢解的手术刀。或许,很快,我们会看到互联网对传统行业各个领域的颠覆是多么的没有边界感。

  ……

  消费服务类企业在资本层面遇冷,或许正是投资人对上述各种危机的一种反思和观望。

  事实上,对于以消费服务类项目投资为主的PE基金和机构,如今的投资策略和尽调标准,和5年前相比,似乎应该需要有很大改变了。

  除了产品技术、市场优势、成长空间、创业团队等企业本身微观层面的指标之外,如产品的安全性和社会经济政治影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更迭等产业宏观层面的急速变迁,都需要纳入到研究体系中进行统一趋势分析。

  假如不去研究中国人此前公费聚餐的比例构成以及新一届反腐和紧缩的执政思路,你就没法判断未来餐饮业的转变趋势,以及崛起的新业态。

  假如你不去研究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商B2C京东商城,你就没法真正了解苏宁的未来,可就在5年前,京东和苏宁,在众多人的意识里,还属于两个不同业态里的公司。

  产业在变,企业在变,投资标准也在变。

 

上一篇:PE市场化:FOF“死海不死”变蓝海 老GP才是核心竞争力

下一篇:阿里战略投资穷游网:整合旅游资源 完善产业链布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