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国土面积181035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万,有20多个民族,其中高棉族为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80%,华人、华侨约70万。 现任国王为2004年10月29日即位的诺罗敦•西哈莫尼殿下。
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民风淳朴,主要信仰佛教,虽然贫富差别较大,但以农民为主的柬埔寨人较易满足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社会矛盾不突出。
它的经济,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个国家几乎没有工业。由于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基础设施不全,这个国家只能生产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对进口极其依赖。对进口的依赖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结果:就是这个国家的物价极其昂贵,金边超市里的商品,除了本国产的水果蔬菜,其它的商品价格基本上已经超过了北上广深——很难想象,在一个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的国家,一瓶0度可乐就要1美元,油价大概1美元/每升,餐馆里蔬菜大概50—60元一份。
目前柬埔寨的政治比较稳定,由原来的军事首领洪森及其追随者长期执政,在东南亚10个国家中是对中国最为友好的国家,所以柬埔寨的招商政策对中国是比较开放的。
柬埔寨的土地大多数在私人手里,可以在本国的国民中进行交易,外国人不能单独购买,若进行房地产开发或者大型工业建设,要么与当地人合作,要么通过私下途径购买柬埔寨国籍(大约6万美元/每人),这样才能将土地过户的中国人名下。
由于柬埔寨政府欢迎中国人投资兴业,所以已经有很多中国人在这里经商,目前主要从事的行业主要有:建材、餐饮、旅店以及百货,也有房地产开发甚至开赌场。在西哈努克港附近有江苏省政府与柬埔寨政府合作开发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里面有数百家从江苏省迁移过去的服装、包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据我们观察,目前的柬埔寨就如同中国的80年代,适合投资兴业的地区主要在金边、西哈努克港、吴哥等中心区域,在这些地区中国商家较多,中国人聚集,很多生意对象是中国人,但是当地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城际交通不发达,城内交通也不乐观。市区少有出租车,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和两轮、三轮摩托车。柬埔寨是摩托车大国,但是直到2017年才有了第一条摩托车生产线,也是中国人投资的,在此之前只能从日本进口,一辆tuk tuk三轮车要2300美元。从金边到西哈努克港的4号公路,至今都是双向两车道,比较繁忙,据说金边至吴哥的6号公路也是这种状况,规划中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正在启动阶段,由中国央企---中国路桥投资建设,建成后收费50年。
从中国去柬埔寨较为方便,金边有大型国际机场,有直飞深圳的航班,西哈努克港也有直飞广州的航班。水路运输可从云南走湄公河直达金边,公路运输有老挝和越南两条线,但时间较长。
根据目前柬埔寨经济发展状况,中国人较适宜从事旅游、餐饮、小电器、建材等行业,大型项目有土地交易、房地产开发、旅游酒店以及柬埔寨国家拟开发的项目:公路、铁路、发电站、桥梁、隧道、工业区等项目。
总之,柬埔寨目前百废待兴,就像深圳改革开放之初,投资时机很好,机会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