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宽松"基调不变 货币政策进入敏感期
发布时间:2009-08-03 19:08:05
浏览量: 2484
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复苏之路可能出现反复甚至“二次探底”
;但另一方面价格形势又面临着较大压力、通缩通胀仅仅一步之遥。专家认为,货币
政策已经进入敏感时期,在保持“适度宽松”基调不变的前提下,应该根据关键指标
的运行情况灵活微调。
“保增长仍是主要目标,但当前宏观调控面临一定程度的两难。尽管下半年经济
回升已成定局,但考虑到外贸形势依然严峻、私人投资回暖的持续性有待观察,我国
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够稳固。此时政策不宜迅速大幅收紧,保增长仍将是下半年宏观
调控的首要目标。受流动性的推动,资产价格有过度上扬的危险,未来通胀压力可能
增加,货币政策又存在收紧的要求。当前宏观调控面临一定程度的两难。”交行研究
员鄂永健说。
“当前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刚刚出现,基础尚不稳固;海外经济前景尚不明朗,在
全球联手共进退的国际政策协商格局下,明示的宏观政策基调调整可能短期内还不会
出现。但是,考虑到历史经验角度观察的信贷增量可能已大大超出经济所需的适度水
平,市场的通胀预期有所增强,未来央行对货币信贷的调控力度将会加大,但年内就
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启动加息进程的可能性还不大。”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
政委认为。
“下半年GDP增速超过8%几无悬念,至少在今年内,通胀仅是一种潜在风险
而不会成为一个现实问题,但资产价格快速上涨甚至出现较大泡沫的可能性很大。因
此,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和过高的资产价格一起,将导致货币政策回归"适度宽
松"。”鄂永健认为。
不过,既往的历史经验表明,在宏观调控的目标已经或即将达到、经济形势还存
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将会保持原来的基调,直到经济情况发生明显变化,
货币政策才会转向,2007和2008年,我国都经历了在三季度逐步改变政策基
调的过程。
鲁政委认为,如果四季度经济回升势头得到进一步确认,则在12月份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上,宏观政策基调可能会有所调整。而由当前的“扩张”取向再度回归到更
为中性的“灵活”、“稳健”取向的可能性很大。而最早在明年三季度前后启动加息
的可能性也就很大。
“由于经济增长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货币政策的反周期操作存在"不对
称"现象,即在应对经济衰退时迅速、大幅放松,而在治理经济过热时则采取渐进策
略,从"局部微调"到"稳健",再到"适度从紧"甚至"从紧"。”鄂永健认为,
与之前类似,当前货币政策进入敏感时期,即在总体基调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根
据关键指标的运行情况进行局部、灵活微调,而三季度GDP、CPI和资产价格的
走势变化是关键。
在监管部门的具体操作上,灵活微调的动作也频频闪现。不久前,央行发行定向
央票,重启一年期央票,并且开始加大央行票据发行量,这都表明政策微调或已开始
。货币市场上,以一年央行票据为代表的货币市场收益率水平已经整体上移了近20
个基点。
据悉,此次定向央票的发行对象多为上半年信贷投放较多的银行,进一步增强了
市场对政策微调的预期。定向央票是国内一种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向商业银行发行定
向央票具有类似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分析师普遍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微调的
过程将循序渐进,首先使用的政策工具将是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和规模控制等。
近日,银监会也连发三规,约束信贷资金流向。这三个规定包括,《固定资产贷
款暂行管理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项目融资业
务指引》。银监会出台的这一系列措施,目的就是要确保贷款资金真正用于实体经济
的需要,防止贷款被挪作他用。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房市
的问题已经受到了重视。
8月份,又将是一个资金释放的高峰,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7150亿元,再加
上债券市场8月到期兑付量,8月份释放出的资金量将达8500亿元。与此同时,
光大证券等大盘新股也将在8月份陆续发行。央行如何平衡资金供需将是市场关注的
焦点。
由此看来,总量宽松和方向严控将是近期货币政策的特征,这一方面体现监管部
门对实体经济复苏基础还不很乐观;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股市和楼市的泡沫已经引起
了管理层的重视。虽然,货币政策近期不会转向,但是基调微调或许就在进行之中。
来源:经济参考报